|
《从阿飞正传》解析母与子的依恋成长关系-亲子依恋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3-02-26 《阿飞正传》是影之杰制作有限公司投资出品的经典文艺片,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等主演,于1990年12月15日在香港上映。 该片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真实再现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状况。 一从电影的基调接触对人性的描写 枫:我挺好奇,在座的每一位都看过这个电影吧有没有人能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想象或者感觉? 李:有一点想法,他最后说他要寻找他的母亲,然而描写他母亲的那块特别少,重新看了一下才知道母亲的抛弃和他回去的场景让我觉得有点昏暗,所以我觉得整个过程都是很昏暗的,他好像在寻找母亲这方面有点像满足于某一个情节,有点像对抗他养母。 枫:我同样也有一个感觉,电影给我的感觉非常的暗,整个都是一个很暗的色调,让人感觉有一些些压抑,喘不上气的感觉,就像他们住的那个房子,很小,很压抑。 谨:刚刚我有听到她说的画面感,我也有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就是说这个电影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是大量的采用了一个主基调,一个绿色的主基调,不管它的房间啊壁纸啊包括很细小的茶具在家里面或者是餐厅里面,有很多以绿色为基调的,这个绿色其实也是有很多意义的,就是大家对于绿色会想到什么? 李:我想到的可能是生命吧 谨:对,生命,还有呢?那如果我不说这个电影是绿色色调,你们能发现他是绿色色调?其实不是很明显对吧,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压抑的感觉,那他用不同的绿色他其实是代表了两个方面,有一个方面,刚刚有人说到的非常的好,绿色让我们想到的就是生命,片子的最结尾的部分,在他死亡的时候他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理解,那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再回过头看那一段自白的背景,是大片大片茂密的森林,在死亡的那一刻,他其实是用绿色的代表生命大片大片的森林,但生命这个部分,他是在最后才出现的,在其他部分在这之前,我们更多感受的书这个绿色的,很深层的绿色,是不让别人去察觉的绿色,带给我们观感是很压抑的,我本身对美学其实不是很有研究,但是当我知道创作者有这样的一个用意,用这样的一个绿色来做背景之后我就很惊讶,因为我们的工作其实研究的是人的情感心理,但发现很多时候文学工作者。他们对于人的情感的感受会更细腻会更让人惊讶。 枫:其实有很多文学作品里面特别是国外的文学作品里面,你会感受到大量的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心理学和对人性的探究与描写,他写的都会非常非常地深刻,你一看就会觉得是他在做分析或者是很想在探索他们内心戏一样,你之前说的绿色我没有太关注到,它的色调更多的让我感觉就是很灰暗,但是确实在火车上自白那一段他好像是整个剧中不太唯一的色调。 二生命的角度理解“母亲”的存在 谨:在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这个部分里面,他有很多想到死亡和生命,他是好像是一个开始到一个结束,但是生命和死亡这两个他是连在一起的,相当于是一个同卵双胞的这样的过程,在最后主人公他不管是一个意外也好还是他是主动的去选择,他知道要去跟一些黑帮的人去交涉的话,肯定会带有很多的危险性的,但是他在这样的危险性过程当中,他不没有去回避这个危险性反而先去挑起的这个事端,比如他先去刺伤了对方,我当时的感觉,他到最后都是只是想寻找母亲,他只是想看一看,但母亲没有去看他,他就变得很没有希望很绝望的感觉,不管是有利还是无利他还是选择了死亡,其实很多时候死亡也代表了一种希望,它也代表了一种想要说,我可不可以再去过另外一种生命的这样一种希望,所以到最后的时候,知道他用绿色这个色调来做一个结合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出彩的地方。 枫:其实我一个自己的感觉和想象,这是一个电影,它的剧情,它的人物的走向其实是有编剧和导演来决定的,所以在最后这个结局是让他死掉,并不是说他可能回香港或者去美国找他的养母,他给他设定的是一个死掉的感觉,张瑾刚刚说的就有一种向生的感觉,比如说死掉以后生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呈现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枫:我的感觉是,这个小旭他一直在寻找的就是我是谁,我的母亲是谁,我的亲生父亲是谁或者我到底怎么出生的,就是他对“我”是谁,这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他是很好奇的可是我想一个他不能搞清楚或者说这个疑问一直在他心里,他不知道我是谁,那可能他也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结局似乎就是让他死掉,不然他没有办法真的知道他真的要往哪里去,他的未来依然是很迷茫的,当然在我们现实中,一定不会说我是不知道我是谁然后我就会死掉我会觉得他是一种意向性的,如果我们不太能探究出我是谁,可能我们对未来就会非常的迷茫,这个迷茫带给我们的痛苦就相当于我们的生活就已经死去了。 枫:我觉得这个感情戏里面这两个女生就是代表两个类型,我相信小旭他到最后结束的一生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情感,这些女人在他生命中就像过客一样来来回回,我觉得之所以选择苏丽珍和露露这两个角色好像代表着他内心里面的好和坏两种投射或者说是内心的两个他向往的部分,比如说苏丽珍,我想假设未来一直走下去她就会是一个很好地贤妻良母或者是妈妈,很会去照顾小孩,这种生活听上去是他非常渴望的,我倒不觉得他不愿意工作,这是他自己想要的人设,而是对于他来说我都不知道我是谁,所以这些所谓的工作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苏丽珍的这条线就是预示着有一种可能,其实是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你可以去享受你的小孩会有自己的父母,走这条线,这是你内心渴望的,是你内心觉得是对的是好的,但他不太敢碰这部分或者他不太熟悉那个部分,可是这是露露就跟他养母是一个类型的,她们都是交际花,是舞女,所以在露露的身边他会更加的熟悉那种味道和感觉,可是他不喜欢啊,尽管他在露露的身边很舒适,就像他和养母之间有很多的张力一样,所以这两条线也许是在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谨:我还蛮赞同的,苏丽珍和露露,苏丽珍为什么只叫苏丽珍,而露露却又很多名字,它其实可能代表着不是她一个人,更多地代表了小旭内心里面所熟悉的女性形象,从他养母那边来会更熟悉,那可能说露露跟养母有更多的接近,那其实苏丽珍和他的亲生母亲会有更多地相像,虽然他们的阶层不一样,但非常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他的生母也是会选择一个传统生活的人,他生母本身的家庭就很好,苏丽珍她也是这样的人,也会很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她的爱情或者婚姻是会受到认可的,比如说她会很在意或者说她会问小旭,我该怎么跟我爸爸说,谴蠹叶贾腊职质鞘裁葱蜗螅裁床皇歉⌒袼滴腋迷趺锤嫠呶业穆杪枘兀谡飧銎永锊惶岬礁盖祝ㄐ⌒袼恢惫⒐⒂诨车氖撬哪盖资撬孟翊永疵挥形使业母盖资撬盖姿嗟卮砹艘桓鋈ㄍ恢稚缁峁娣叮峡傻囊桓霾糠郑俏裁次颐腔嵫≡裾獠肯罚蛭那楦蟹浅O改 ,那这种细腻其实是像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个人内心里面都会有细腻的情感,但他又不太容易表达出来或者说当你表达出来有那么容易的被人理解,那在前半段,蛮按照一个生母养母的顺序来开展他的以前的经历,但也很有可能他在遇到苏丽珍之前也遇到很多女人,但是这部片子开篇苏丽珍相当于他的生母的一个形象,再到露露这个角色像他养母这个形象,所以这部片子它有两段戏表现非常明显,第一段写的苏丽珍和小旭摊牌的那个时候,他们是在床上,在床上进行摊牌的,摊牌完了之后,苏丽珍就说我以后不会再到你这边来了,当苏丽珍说这句话的时候,小旭在不停地梳头,其实大家可以看到他梳头的那个状态,他其实内心里面面对苏丽珍的离开,他其实蛮焦虑的,就像刚刚讲的,他可能也会想和苏丽珍有一个家庭,或者他也希望自己能在正常家庭里成长,但是这部分是他不熟悉的,又可能他内心里面非常向往的,他也知道这种向往是他根本不可能拥有的,所以他在面对苏丽珍离去的时候,他会对着镜子不停地梳头,等到他和露露也有过在床上的那个部分,包括这段影片有一个部分他们第一次想去和露露在床上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结束过后,小旭的状态是什么,他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的,这个里面他就包含了之前讲的,他虽然跟露露在一起他会很熟悉,但会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一个人躺在床上,一个人看着天花板,他会蛮失落,他应该是刚刚欢愉过,但这种欢愉并没有给他带来内心上的满足,但他在这个后续的发展里面,其实也还有一个部分,很经典的张国荣跳舞的那一段,那一段是很孤独地一部分,但是跳舞在这部片子出现的频率挺高的,那他那一段跳舞是露露不断地在确定,不管你怎么样我不会像苏丽珍那样不要你的,我一定会在你身边的,露露会给他强烈的确定感,但他感受到这种确定感,他内心是会有一点欢快的,他就开始跳舞,但这种欢快也是伴随一种孤单,在跳舞的过程当中,他是对着镜子跳的,然后整个片子拍摄也是通过镜子的角度,虽然影片美学上面来讲,他是有说法的,那我们从另外角度,镜子是一个什么,我们经常会说在一个孩子成长和养育过程当中,他对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认识,首先是来自于妈妈的目光和注视的,专业的说法叫镜应,当一个人没有生命的时候,他怎么看得到自己,他看到镜子的时候也会有这个意思,他只能从镜子里面感受到片刻的欢乐,去感受的自己内心里面的孤独和痛苦,没有人可以给他回应,没有人给他反馈,他只能通过镜子确认自己的状态,包括苏丽珍跟他离开的时候,他也是对着镜子梳头,他在通过镜子,其实也是在一个看自己的状态,甚至看着镜子告诉自己没有关系,她走了也没有关系,虽然内心里面很焦虑,但他会告诉自己没有关系,在那梳头,其实梳头他其实也是通过一种梳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他梳头的场景又发生在他去殴打或者讨债继母的情人那一段,也是他情绪爆发的一个地方,然后他也会很快对着镜子把自己的外形给梳理好,我们经常会说我们的外形来自我们的内心,那他保持自己的外形整洁更多地是为了保护好自己内心的稳定,不要被外面很多的东西侵犯。 三成长过程中依恋形成的重要性 枫:另外比如说从小旭的情感角度来看,他的依恋的部分是不太好的,比如说他跟每个女性都没办法保持一个长久的关系,那么依恋这个东西发展起来本来就是应该我们和早年养育者,不管是生母也好,养母也好,保姆也好,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对象,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客体和我们在一起,当我们这个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那可能依恋关系就会没有那么的好,那可能镜子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个时时刻刻非常在意自己形象的人,我好不好看我很在乎自己也很有可能和我们童年没有被很好地经营有关的,所以我要去时时刻刻去看我们的形象是不是很好,但我觉得他终究是一个作品,他并不是一个论点或者是一个命题,每一人看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对这个电影的解读也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或者哪一个观点就一定是对的,都是我们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对电影的投射,最后非常突兀出现的梁朝伟,很多人说梁朝伟镜头的出现是为了后面的几部剧的铺垫,还预示着一个阿飞倒下还有一个阿飞起来,包括在这个电影也有一些背景,这部片里面你会看到生活是一个主线,比如说苏丽珍她想要到香港谋生,刘德华要去做警察就为了更好地生活,可是这里面所以的人物,从来没有家人的出现,永远都是成年人在面对自己的生活。 枫:我最开始看下来我有一个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它带给我疑问,我好像是找不到答案的,比如说苏丽珍不回家没关系吗?好像没有人在乎露露的生活,还有我很好奇他和他的养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这么生气,听上去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好像是养母说了什么关于他的生母或者说了他的身世,所以他才会突然对他的养母有意见,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亲生母亲发生了什么,她怎么会有一个私生子,为什么处理不了,怎么会遇见作为交际花的养母,她们是怎么碰上的,怎么来交给这个孩子的? 谨:你刚刚说的给我一个蛮大的感受,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不管我们的从业动机也好,当和别人一个来咨询的人来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带着一种好奇,要有这样一种好奇,你要去思考对方发生了什么,对方经历了什么,这些发生的事情这些经历的事情带给他什么感受,他有时想要去到什么样的地方,他是因为什么有他现在的一些困扰存在,所以我觉得文学的作品真的跟我们的生活还是蛮贴切的,这个是从工作的角度讲,我们还是蛮需要这样能力,另外一个,从我自己身上来讲,我自己为什么来做这个工作,我从业的动机来自于之前提到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自己感觉很好奇,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困难,以后我能不能去处理这些事情,以后能不能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其实都会用很多这样的疑问,那同时来咨询的人他们也都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我们的心理咨询室,所以可能经常会说一部好的电影他就是要有很多空白,他要有很多去想象的空间,可能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很意外的生了这个孩子,也很意外的认识了这样的养母,那个养母当时说她愿意接受小旭做她的养子是因为每个月都有很多消费,她以为她以后的人生不用再愁了,所以就有了一个生活最基本的膨胀。 枫:所以我们在去探寻这些答案的时候,他如果能足够引起我们的好奇,那我们去探索这个部分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去观察我为什么会去这样想,可能同样的一个问题每个人想象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我可能是这样理解,你可能是这样理解,可是当我们是这样理解之后,可以去多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答案呢,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个答案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和我们自己有关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