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论系统隐喻-杭州拱墅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6-03 这两种发展控制论系统隐喻的主宰力量,他们更广受人们承认且重要性更加明显。这种统一的隐喻,让理论家与临床工作者得以跳脱狭隘和线性的个人化理论,走向更宽广且非线性的概念,他们发现更适用更适用于多数体系(即家庭)的问题解决技巧。 从以个人导向的解释概念跳离,转而接受对人类系统的研究,使得家庭治疗转移到另一种认识论领域,这种转变主要源自格雷戈里.倍特森、唐纳.杰克森、简.海利和约翰.魏克兰在加州帕罗艾图心理研究中心的各种研讨成果。通过他们对于精神分裂症沟通的研究——焦点不放在过去的行为、历史事件、个人特性与心理过程,而是在他们的关系脉络范围内(家庭)观察人际互动模式,他们得以超越传统的个人行为描述而去探究互动过程,并且由线性因果发展成循环因果。这些有关互动过程与循环因果互相关联的概念,是让家庭治疗理论得以跃升到崭新认识论境界的关键。这个帕洛艾图团体的研究认为,家庭是恒定,守规则掌控,封闭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会把信息回馈到自身。他们还总结出,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艾克森借用倍特森早期的学习理论和坚信:“所有的信息均具备内容与关系这两个层面;前者传达有关事实、意见、感情、经验等信息;后者则界定沟通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他们的研究还催生出了“双重束缚”与“家庭系统恒定”的概念。 帕罗艾图的成员不断努力寻找一种语言来描述多重层次互动。他们先是接受一般性系统理论,其后很快就专项控制论理论。他们采用一种否定或负面回馈的恒定模式以了解人类行为,这是一种把焦点放在家庭系统中一种自给自足的系统的各种特性上的模式,而不是专注于描述家庭中的个人,或是有家庭去理解个人。家庭系统的这些特性在本质上反映了控制论的能量和回馈系统,被视为一种自动控制装置,具备某个“家长”,能保护规范并预防改变发生。依照此理论,具备这些特性的系统会抗拒该表。这个观点认为,唯有在完整的家庭脉络之内,并呈现完整的的家庭脉络的情况下,症状才能被理解。它不再代表个人的心理困扰,而是摸个家庭面对无法应付的压力、改变或变迁时所遭遇的困难以及难以面对的极复杂状况。症状的意义与家庭系统的结构相关,它的功能是维持现有系统的恒定:它的地位、结构与组织;它的稳定性、持续性与关系界定。这种恒定的控制隐喻——包括均衡、负向回馈、抗拒改变、不断的变化、症状功能和结构瑕疵等核心概念,成为理解健康与病态家庭组织的基础。 虽然所有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明显都有其独特贡献,这个基本的知识典范——控制论原则,或所谓的第一序控制论,变成他们之间的联结。虽然所有流派都以不同术语来描述典范,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围绕着错误一异动、偏离一反制回馈这个主题打转,尽管程度有所区别。 这种以控制论为基础的新典范,强列的影响心理治疗的本质与治疗师角色。治疗的新目标,即打破系统的恒定且因而促进改变,需要新的治疗技巧才能达到。治疗师积极地进行干预,以协助家庭应付压力、过渡期、发展阶段与转变本身。 注:以上摘自贺琳.安德森《合作取向治疗》,文摘仅用于供大家学习研究之用。 上一篇迈向相同典范的两种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