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主义风貌-绍兴柯桥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6-04 以最简单的形式而言,后现代的概念是指批判,而非时期。它与现代主义传统强烈分离的非连贯性哲学取向有关,它质疑现代主义以独白式论述作为文学、政治和社会批评涵盖一切的基础。就是某些观点来看,它代表了一个方向混乱的交叉路口,汇集各种相似与相异的传统于一处。 尽管后现代主义奠基于当代末期的存在主义思想,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他才渐获青睐。由于其本身缺乏明确的作者,也没有统一性的概念,后现代主义是由内在互相关联的多重声音组成的重唱曲,每一部都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与断裂。后现代思想(经常与后结构主义产生关联)——通常跟巴赫金、德里达、福柯、李欧塔、罗蒂这些哲学家的作品有关——他们主要呈现僵化的后设叙事论述和普遍知识的一种广泛挑战与文化转移;扬弃客观的现实;扬弃语言具备代表性的观念,以及科学的知识范畴具有客观与不变的观念。总之,后现代主义拒绝接受现代主义的根本性二元论,即外在真实世界与内在心理世界的分别。后现代主义的特性是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与未知。改变是一项条件并且受到欢迎。 后现代思想的发展方向,是将知识当作一种论证的实践;一种更具地方性、脉络性与流动性的多元叙事;对于知识、真理、语言、历史、自我和权力这类主题的分析,采取多样性的途径。它强调知识的关系取向本质,以及知识的生产性本质。后现代主义将知识视为社会性的建构,知识的知者之间互相依存——它已预设了背景、文化、语言、经验与理解的内在关联性。我们无法拥有关于这个世界的直接知识,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去了解它。我们不断地诠释自己的经验,并且诠释自己的诠释,结果知识就不断发展且持续扩大。 法国哲学家李欧塔认为,从后现代观点来看,并不存在任何“合法性的大叙事”。人们认为得天独厚的后设论述,其实只不过是众多论述之一。这其中并不存在较优越的社会理论、叙述或批评。后现代思想,包括其所有的变化,只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社会批判。用社会理论家约翰.舒特的话来说就是: 后现代主义者对于这个“平凡世界”的日常生活的理解途径,首先是要求我们放弃某种知识的理论统一性的“大叙事”,并能满足于较局部和实务性的目标。这意味着扬弃启蒙主义思想中最根深蒂固的命题:凡是人类感官能察觉的“外在”世界,即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秩序井然且系统化的世界(潜在的)——如果我们真正地坚持自己的观察与论证,终究会对世界的本质获得一致性的看法。 这个观点引发批判,认为这样会吊诡地丢弃哲学性的后设叙事的同时,也把大历史叙事一并丢弃了。然而,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未知性不见得等同于虚无主义、唯我论或相对主义。它扬弃真理并不意味什么都不存在,而采取多样性并非表示凡事均可行的立场。后现代主义反而鼓励社会批判。从后现代观点来看,任何事物均可接受挑战,包括后现代主义本身。当我们进入后现代时期且客观现实消失时,那么现存的组织性的社会理论,即指社会科学,如今被认为比其他叙述或小说更具真实性。 虽然我对宽广的后现代风貌感兴趣,但当代哲学诠释学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概念,两者的诠释观点已成为我概念支撑的中心。依我之见,两者均会把治疗文化带向转化之途。 注:以上摘自贺琳.安德森《合作取向治疗》,文摘仅用于供大家学习研究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