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849-6946

文章
  • 文章
搜索

热馨心理

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就找热馨心理  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首页 >> 心理探索 >>心理科普 >>心理科普二十三 >> 没有原则,你的善良一文不值:终结人际剥削,你该搞懂心理界限-杭州钱塘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没有原则,你的善良一文不值:终结人际剥削,你该搞懂心理界限-杭州钱塘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6-07     作者:杭州钱塘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image.png

你看过泰国电影吗?异军突起的票房黑马《模犯生》也许很多人看过了,或者至少也听过。但我今天想谈的,不是这一部电影,而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惊悚悬疑电影《13骇人游戏》。故事主角是一个善良单纯,但也有点软弱(容易被人欺)的年轻男生,际遇看来很倒楣,工作不顺、女友抛弃他、还有养家的经济压力,刚好有了意外机会降临,只要完成通关的十三个任务,就能获得一亿元赏金。

为了不影响观影乐趣,这十三个任务的个别细节暂且不提。随着剧情的进展,男主角的性格及事件判断的取捨有了大幅度的改变及扭转。然而,是从哪个时间点或任务开始扭曲的呢?对我来说,「关键」是吃大便这项关卡(只有这里有微剧透……),加上每个关卡任务的时间衔接得相当紧凑,没有休息及缓冲思考的时间,判断力更是大幅减弱。一步退,步步退;一步让,步步让,从一开始单纯只是为了多赚点钱来贴补家用,到最后什么都能捨弃,自尊、善良、体贴、同理心、道德……都被突破了,底限一再下修,直到最后,做出一些残忍噬血而且背离初衷的选择。

当然,电影有非常多的戏剧效果,挑动我们纤细的神经及敏感的情绪,让戏剧效果极大化,然而这部电影,却也带给我在感情关系里非常有趣的思考,那就是顺从与心理界限的议题。

社会心理学里面有个知名而且能广为运用的概念,叫做「脚在门槛内策略」(Foot in the Door Technique),是Freedman和Fraser在1966年所提出,也有人称之为「插足入门术」或「得寸进尺效应」。它的大意是,一开始只提出一个小要求,等到对方答应,再提出一个有关联,但是难度或门槛更高的要求,那么后续这个「更困难的要求」被对方接受的机会就会提升,亦即让对方更可能顺从你提出的后续(变态)要求。

为何你无法拒绝越来越过份的要求?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般而言,人都会拒绝难以达成、或是违反本身意愿的要求。然而,如果一开始不好意思Say No,顺从了这个「看似」小小的要求。一旦同意及接受这项要求之后,就会让自己与这项要求之间产生一致性的关联,例如相关的态度、自我概念以及知觉。如果后来拒绝了更大而且相关的要求,就会出现认知失调,感到自我形象在过去与现在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说,我以前是个热心助人的好好先生,现在怎么会去拒绝别人的哀求呢?心中那股想要恢復一致性的潜在压力,就会使得一个人埋头继续做(撑)下去,以至于答应、配合、付出或退让更多。

关系里,大部分人不会感恩你自动来的善良

而在感情关系里的互动模式,是不是也常见这样的状况呢?无论是家务分配、经济支出、资产配置、生儿育女与否以及人数、教养方式及态度、彼此原生家庭的照顾与分工合作……等,都是沟通、说服及协调的过程。

如果两个人能够样样意见都一致,自然是天下太平,再好不过!但人生不是童话,现实与真相是进入长期关系后,考验及挑战是一关一关接踵而来。

以家务分配为例,一开始说好你拖地,我晾衣服;你洗碗,我倒垃圾。然而当其中一方闲散(发懒)了,接手的人一开始觉得基于爱与体贴,为了心中的好先生/好太太形象以及自我认知,就先全包了。怎料久而久之,人家说戏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结果连家务也是做久了都是我的!另一伴感恩的心呢?咦!没有。眷恋的眼神呢?更是完全找不到。只有自己满腔的积怨,还有堆叠得老高,那有待清洗的油腻碗盘!

又或者是原本没打算生小孩,无论是哪一方,屈于社会压力或亲情包袱而生了小孩,等到第一胎出生,以为对得起列祖列宗及双方高堂之后,才发现是一条不归路。频频追问、催逼何时要生第二胎?如果第一胎是女生,要不要再拼个男孩?反之亦然,总之要凑个好字。而你以为凑了个好字就西线无战事了吗?No!还可以进阶为「好几个」好字!反正头都洗下去了,好媳妇、好老公的形象已经建立,如果拒绝了,似乎有违最初的良好及孝顺形象,更会让长辈们感嘆及失望,所以就又继续接单生产了。

最可怕的得寸进尺,是对「自我」的退让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是别人太过嚣张跋扈,太过盛势凌人,以至于让我们挨了无数根闷棍,吃了许多闷亏,一切都是别人得寸进尺及软土深掘。但是如果向自己的内心深处仔细爬梳,其实是我们对于「自我」的让步,让对方见缝插针、有机可趁,甚至进入一个难以扭转及改变,长期屈于劣势的局。而这背后的心理状态及原因,可能是害怕被对方讨厌,失去对方的认同、肯定、欣赏及疼爱,所以不去正视及深思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还有自己不想要的人生又是什么。

解决办法,就是学着换位思考。

1.  另一个人的要求

同一件事情,同一个要求,换成另外一个人来要求你,拜託你,胁迫你或是勒索你时,你会是一样的反应及标准吗?一样比照办理?还是能够冷静釐清、退几步思考,会觉得「我如果答应,岂不就是个傻子!」还是「这是个好提议,无妨!」呢?

简言之,你会受到关系角色的影响及束缚。为了想成为或维持一个形象,在关系里获得对方(可能是亲人或朋友)的喜爱及认同,所以改变了自己的心理界限,去迎合、配合、奉承及退让。然而在面对关系相对疏远的任何一个人时,反而能够保持冷静及理性,充分并彻底思考自己真正的意愿及现实条件。

2. 如果是你的朋友

简言之,你纯粹是个旁观者,面对同一个问题或要求时,朋友求助于你时,你会给出朋友什么样的建议呢?也就是你比起当事者,更能客观地分析及纵观整个局势。

以上是换位思考的不同角度,提供给大家参考。人类终究是群体动物,我们无法摆脱社会以及所有的人际关系超然独立地生存(及生活)。所以怎么在漫漫人生长河里,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能拿捏、建立及把持住相对合宜及舒适的心理界限,有赖我们持续思考及不间断地练习!


文章转载自大人学,作者洪培芸 Matilda Hung,一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6514

心理咨询

扫码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2008-2050 热馨心理咨询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馨心理咨询 版权所有

心理设备

心理咨询师培训

心理学考研

热馨心理学学堂

心理沙盘网

咨询热线:182-5849-6946

ICP备案:浙ICP备17031070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153

中心地址: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