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认知行为疗法是什么吗?-绍兴上虞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7-01 在美国,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冲击之下,精神分析早已变成一个极为小众的咨派,不仅因为它耗时过长,而且治疗效果难以界定。相比之下,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认知行为疗法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心理疗法(它也是目前美国惟一认可的可以享受公费医保的心理服务项目),因为它是基于实证的,标准化、流程短、见效快。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策略是,攻击并最终改变一个人负面想法与信念,从而矫正不良行为。它认为,在外部事件和人的情绪反应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环节,即人的信念,正是这一信念负责解释事件,并作出相关的情绪反应。既然人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唯一能控制的是一个人的信念。 所以,当一个人被一种负面想法纠缠,比如“我总是搞砸我的工作”,或者“每个人都在盯着我肚子上的赘肉”,或者“我必须喝杯酒才能去开会”。认知行为疗法会质疑这些信念:你真的每次工作都会搞砸吗?还是你跟一般人一样,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每个人真的都盯着你肚子上的赘肉吗?还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总之,治疗师会帮助这个人发展一种新的、更现实的信念,以取代之前的认知。 这件事情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常常是潜意识的,且自发性的。就好像我们体内有一个滚动评论的声音,整天不停,不断地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作出判断。通常我们不会质疑这个内心的声音,甚至注意不到它。 因为这个声音是源于我们从童年时期就接受的观念和信条,慢慢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观念和信条。我们假设这种声音永远是正确的,但很遗憾的是,它经常会出错,它会从一个扭曲的,有偏见的角度,对我们和我们的生活作出评判,比如你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或者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失败。这种时候,仅仅靠理性的认知和分析恐怕是不够的,你还需要一些更深刻的自我探索和疗愈。 基于同样的理由,也许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类的长程、深度的心理疗法在中国仍然有它们的潜力。武志红,一位国内颇为知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如果我们的基本脉络是对的,我们的文化逻辑,内心的逻辑是对的,也许认知行为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内在机理是乱的,甚至是相反的,那我们就需要做一个深度的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