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撒谎。”“是,可你有接受真相的能力吗?”-接受真相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9-23 · ·.你撒过谎吗? 有。——神秘一笑。 没有。——你正在撒谎。 我们都撒谎 名人的谎言 李小璐事件,让人觉得“贵圈真乱”,那些模范明星夫妻,究竟有几对是真实的?之前所有的恩爱画面、采访视频等,都变成了一种讽刺。 恩爱?呵呵,他们在撒谎! 女人的谎言 今天是你生日,男友却似乎忘记了,下班后回到家,你再也忍不住了给他打电话,他说:“我还在加班呢,怎么了,什么事?”你说:“没事。” 没事才怪呢,明事理?自尊心作怪?总之,你选择伪装一个坚强的自己。 没事?唉,她在撒谎。 男人的谎言 一群男人在喝酒,大家聊起工作,聊起女人。 “哎呀,那笔单子啊,没有问题啊!”(外强中干的创业者。) “女人嘛,怕什么,要让她服服帖帖的。”(家有母老虎) 厉害?哦,他在撒谎。 尼采说过:为了生活,我们需要说谎。 “冰冷的真话,让人六月寒心;暖洋洋的假话,让人三冬温暖。”从撒谎的发心,我们可以把谎言区分:善意谎言和恶意谎言。 名嘴著名台湾主持人蔡康永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最怕那些所谓‘我是一个直爽的人,就直说了啊,你呀......’然后就肆无忌惮地对他人评头论足的人,似乎直爽就成为一个理由或品质,全然不顾他人听到你所谓直言后,是否会受伤。”是啊,如果可以婉转些、文明些,何必那么直接、野蛮呢?人,还是脆弱的。 在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情形,撒谎是一种人际沟通技巧。麻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得蒙研究表明,60%的人在10分钟的交谈中撒谎2到3次,男人和女人的撒谎频率差不多,但他发现一个有趣男女差别:女人倾向于为了取悦对方而撒谎,男人倾向于自吹而撒谎。他还发现撒谎高手通常人缘比较好。 然而,的确,有一类人,他们满嘴跑火车,无缘无故都要撒谎,俗称“撒谎癖”。心理咨询临床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有人格障碍的人,伴随的症状中就有:撒谎成瘾。一个谎言之后,需要一连串的谎言来圆谎,他们的智商往往很高,都是厉害的“编剧”,幻想力很强,只是苦了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人,几乎分不清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十分痛苦。 无论善意撒谎还是恶意撒谎,本质都是:对真实的一种防御、一份逃避。 当两人关系足够好,我们就会有“损友”,她会调侃你、打压你:“夏天要来啦,你这肚子都要4个月大了!”,而你也在她的直接打击下,感受到是刺激,是她的爱。而关系一般的时候,我们更客套,更用善意的谎言来表达。 一个考了59分的小学生, 回到家,他说:“我考了89分。”撒谎让他能一时去逃避责任,避免惩罚。然而,撒谎终究有被戳穿的一刻,撒谎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如果父母在乎成绩,孩子会撒谎,不敢告诉真实的考试成绩;如果父母根本不在意成绩,就像黄磊说小时候考完试,父母都不会看他的考卷,那么在那样的家庭里,他至少不会为分数而撒谎。 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真相足够接受,而不是用外在的惩罚、命令、管教来威胁,恶意的谎言不复存在。当然,这只是一个空想。 如果你撒 1 适度 即便是善意的谎言,也只能适度。这个度到底如何把握呢? 每一次想撒谎时,都有一个觉察,并自问:“非得撒谎吗?”讲过很认真地思考一番后,再决定要怎么说。即便撒谎,也为了这个谎言留有余地,别说死。 2 尽快结束谎言 一个谎言背后,总有成千上万个谎言跟上,为了圆谎,但这终难结束谎言。谎言的最佳终结者,还是:真话。 我见过很多大学生为了怕父母失望,或害怕惩罚等原因,隐瞒父母自己留级的事实,结果过得十分压抑,充满压力。等到那一天,无论是自己说还是老师说,父母知道了事实,打骂或鼓励或痛苦或拥抱,总之,压力得到释放,全身放松。 3 心理咨询 如果你撒谎已难以自持,建议去预约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找到那个久远的过去种下的“心理创伤”,因为说出真相而受到的心灵伤害,从此你选择封闭真实的自我,变换着不同的面具来和这个世界接触,但是终难得道,无论在感情还是事业中。 曹雪芹早就告诉我们了:“假作真时真亦假”。 如果TA撒 1莫指责,试图理解 我并不想说那些识别谎言的招数,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撒谎,只要足够久接触,我们就能知道,更不用说,夫妻之间那种说不清的直觉。 你如果察觉了一个谎言,指责容易,难的是:深度理解,他为何说谎? 理解之后,要么原谅,彼此做调整;要么放手,如果那个真相你实在难以接受。 他自由了,你也自由了。 2 你有能力接受真相吗? 打个比方,一位母亲说女儿总对她撒谎,让她非常愤怒,她想尽办法希望女儿说真话,但显然女儿就是不肯说。心理咨询师问: “女儿对你说了真话后,你能接受吗?以前她说真话时,你有接受的能力吗?”母亲陷入了沉思,良久以后说:“我不知道。只记得每次识破她的谎言,我就会勃然大怒,甚至忍不住打她骂她!” 显然,这个妈妈没有接受女儿说真话的能力。所以,女儿只好撒谎。 所以,问问自己:我有能力接受真相吗?王菲曾说能接受孩子同性恋,那么窦靖童就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撒谎。 我们能接受的真相越宽广,他人要对你撒谎的领域就越小。 作者闻锦玉 西交利物浦大学心理中心老师 多家心理刊物的资深撰稿人 同李孟潮等翻译《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 同李迎潮等翻译《性治疗——客体关系的观点》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