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849-6946

文章
  • 文章
搜索

热馨心理

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就找热馨心理  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首页 >> 心理探索 >>心理科普 >>心理科普四十四 >> 人到中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中年危机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人到中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中年危机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10-14     作者:中年危机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中年危机的定义

image.png

一般的“中年危机”都指35岁到37岁,我们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以后就是知天命,耳顺。


在中国的定义里,“而立”和“不惑”之间,30到40之间,一直到“知天命”,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就是中年危机,但有人把它明确定义为35岁到37岁,原因是因为平均年龄如果按照70多岁来算,35岁到37岁是一个平均年龄的中点。


案例

一个病人有幽闭恐惧,39岁,他跟治疗师说他之所以有幽闭恐惧是因为他经常在梦中梦见自己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之中,四周全部都是蜘蛛,让他感觉自己要死了。他提到一个梦,梦见他自己一直在爬山,当他爬到山顶时突然发现再往下就是往下走了,他甚至能看到下山的尽头是死亡。我们可以看到中年危机在比喻中、象征中,好像是生命到了顶点,开始走下坡路了,另外在顶点的终点,死亡在等着你。


这里提到了中年危机一个很大的来源,死亡恐惧,人到中年以后,由于在生理上潜意识中是往下走了。因此死亡的恐惧会以潜意识方式影响着你。


区分


有人做了更细的区分,比如他们把中年危机变成整个转换时机,我们说我们年龄的更迭有这样几个阶段:


我们需要记住三个阶段,17到22岁是成年早期,中年是40到45岁,成年晚期是60到65岁。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更迭是成年期的更迭,从17岁到22岁,成年早期的变化。如果说这是青年的话,中年时间应该是40岁到45岁,这看起来比刚才说的35到37岁更晚一点,但这指的是中年的更迭,其实这个更迭是从40岁到45岁,比我们说得更晚一点;成年晚期的更迭是60岁到65岁。再下一个更迭就是80岁到85。


在这几个时间的转换时期,中间的时期分别是30岁、50岁和70岁,以前中国说过“七三八四,阎王不请自己去”,73岁和84岁,阎王不请自己去,指的是老年、指的是死亡。从这个定义上来说,中年的时间基本是覆盖了从30岁、35岁到45岁之间的时段。


早期的创造性

有一个作者很有意思,他对全世界范围310名有天分的人(音乐家、作曲家、诗人、雕刻家、戏剧家)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中年危机能够导致江郎才尽的现象,换句话说他发现物理学家或诗人常常成才很早,所以他给了一个名字“早期的创造性”,这个常常在中年之前发生。


举个例子

比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写《罗蜜欧与茱莉叶》的时候年龄才31岁,然后他很长的时间基本没什么作品,到了39岁以后他再写的作品就是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特别成熟,跟《罗蜜欧与茱莉叶》完全不一样的作品,《李尔王》、《哈姆雷特》,包括后来的《麦克白》,这都是在他35岁到39岁之间写出来的,而且是很密集地写出来的。他的《罗蜜欧与茱莉叶》是在30岁早期写出来,所以他称为“早期的创造力”,我们称为有活力的、原发性、原始的青春创造力。


另一类创造力常常发生在35岁以后,所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器晚成”,他列举了一大堆例子,以雕刻家为例,比如米开朗基罗,他雕的《大卫》作品是比较早期的,30岁左右。但他后来的雕塑,比如《摩西》、《最后的审判》全部都是在39岁以后,所以他也提出来,是不是那些需要积累的、有人生经验的创造力是“成熟后的创造力”。


他罗列了中年危机的现象,中年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他研究的是天才)就是来源于江郎才尽,早期的创造力,当他预见创造力消失时,中年危机出现了,一般这个时间的确在30岁到35岁左右。


张爱玲曾经提过“成名要趁早”,张爱玲很多琅琅上口的小说在十七八岁就写了,她抱着作品去给老前辈看,老前辈一看,文笔很成熟嘛,哪儿像十几岁的女孩。所以用稿以后她自己就乐滋滋地写到“成名要趁早”,这种就属于“早熟型的创造力”。


有意思的是,有一部分人到了中年,30岁、35岁,如果说他以前的创造力是被上帝吻了一下他的手、吻了一下他的笔、吻了一下他的脑子,让他有了灵感,这时候好像他的灵感完全没有了,你会发现跟正常人相比,天才的人在30岁到35岁自杀的比例要高好多倍。包括演艺界、文艺界的人,很多人是以抑郁症的名义跳楼自杀了,但也有很多人是因为早期的创造力没有了,他认为生命没有了意义,所以中年危机的表现就是大量的在30、35岁自杀,这是(因为)早期创造力的消失。


到35岁到39岁,如果他的创造力还是回不来,他的死亡率倒是跟正常人群一样了,他不再去想死的问题了,但他的创造力消失了,和正常人是一样的。我们以前肯定看过高考早期,78、79年有少年班,后来有人做过统计,当时在少年班里的很多人后来变成了一般人,可能他们就属于早熟的人,他的危机如果能够度过(35岁以前他们自杀的比例很高),35岁以后自杀比例跟正常人一样,不会自杀,但他们也没有创造力了,大器晚成的这些人度过了中年危机,他的表现就是创造力迸发,最有名的就是弗洛伊德。


不得不提的老弗爷


弗洛伊德在30岁时还是一事无成,是维也纳大学的一个讲师,不能养家糊口。在30岁到35岁的时候,他改变了职业,30岁之前他一直在维也纳大学搞神经科学,30岁以后他改变了方向,在私人诊所当医生,这期间他形成了非常依赖年长者的习惯),比如约瑟夫.布洛伊尔,还有柏林很有名的弗利斯,一个耳鼻喉医生,很短的时间里面跟他写了300封信,每封信字数都在500字以上,说明他非常依赖,一个是年长他15岁的布洛伊尔,给他指明方向,一个是他的第一个案例,《Studies  On  Hysteria》(《癔症研究》),就是和布洛伊尔一起写成的。


35岁到39岁的时候,弗洛伊德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他基本上中断了和布洛伊尔的关系,布洛伊尔后来没有再出现在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的视野之中,1895年弗洛伊德39岁,因为避孕失败,他生了第6个孩子,也就是最后一个孩子安娜,安娜后来终生未嫁,也变成他理论的终身捍卫者,是自我心理学的奠基人。


但是他在39岁生了他最后一个孩子以后,他就大大减少了性,和他妻子玛莎的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不仅慢慢断绝了和布洛伊尔的关系,而且他也减少了对弗利斯(的联系),我刚才说过,他很能写,写了300封信,每封信基本都是500个字,后来也逐渐中断了和弗利斯的来往,这是35岁到39岁。


我们可以看到在35岁到39岁时他出现了危机,一是他自己事业上还一事无成,二是他的性生活减少,三是他终止了他密切来往的关系。可以看到差不多在39岁到45岁之间,分别是在1900年到1901年,好像他克服了他的中年危机,他升华了,比如非常害怕到罗马旅行的他开始到罗马旅行了,特别喜欢考古;虽然性方面减少了,但他写书,写了《梦的解析》,1900年出版的,很厚的一本书;他开始写出《性学三论》,大概是1905年写出。基本上从40岁到45岁,度过了中年危机。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心理咨询

扫码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2008-2050 热馨心理咨询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馨心理咨询 版权所有

心理设备

心理咨询师培训

心理学考研

热馨心理学学堂

心理沙盘网

咨询热线:182-5849-6946

ICP备案:浙ICP备17031070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153

中心地址: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