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读专业书籍---付丽娟-心理咨询专业书选择为你呈现时间:2022-11-17 一个咨询师通常有几个成长的途径: 听课,听资深的咨询师讲理论。 做督导,找个老司机教你做咨询。 自我体验,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分析自己理解自己。 读专业书籍。 前三项大家都高热度的投入学习,花着大把的钱和时间。而对于读专业书籍显然大家的热情比较少。这其中既有感到深奥难懂的却步,又有其他的动力。 Day 01 如何读经典专业文 开始之前 读书,本质是交流。小说好读,是因为这种交流容易,符合我们的交流习惯。读诗,有人喜爱,有人读不出味道,也是因为交流中,我们和文字真正地碰上了,或者相反,怎么碰都不碰上。 专业书,能读懂多少,是在我们已经有的,与书中内容有关的模型和储备的基础上,再扩展的结果。能扩展得多,我们就会感到读懂了不少。如果可扩展得很少,我们就会觉得字都认得,但是什么意思搞不清楚。 在初学精神分析,或者做个案很少的情况下,读硬货,可能有些不舒服。一方面,是因为模型和储备不够,就像我们在跟一个陌生人交流,蛮生涩的。还有的原因是,德语也好,英语也好,语言和中文非常不同,语言的差异,包含了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们看几乎所有的外来的作品,在一开始接触时,都有脸生的感觉,不像我们读本地的书,拿起来就能看,哪怕我们的模型和储备很少,但是吸收好哇。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语言背景下交流的,即使翻译成了汉语,味道还是有别。 所以,我们看专业书难,第一难在表面语言,实际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我们越使劲效果越不好,得放松,愿意跟着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来。 大家可能会说,放松,就看不下去了,就飘了。使劲看,还能抓住一点。战略上放松,战术上使劲。你要体谅自己,要想,你是在跟一个比较陌生的东西在交流,有些紧张有些不知所措,这个不是很自然的。多交流几次,就会不一样。所以,大家看专业书,需要有个心理准备,就是一本书要看两遍起。 你要培养自己对它熟的感觉,熟了,你就懂了。不是懂了,才熟了。懂是最后发生的事情。我们很容易一看书,就要求自己要看懂。其实不必要。第一眼生,第二眼,第三眼熟,然后自然就懂了。 那么,看专业书,第二难在哪儿呢?我引用这本《移情之爱的观察》中的一个观点。专业书、大部头、硬硬的、啃不动,其实是一个父亲的形象。代表了一个权威、严厉、情感隔离、但又可能学富五车的父亲的样子。这个形象,既可能是我们对父亲的真实感受,也可能是我们幻想中的父亲的样子,比如学富五车,就是一个很厉害、很理想化的父亲。 我们在看专业书的时候,如果被激活了早期对父亲的难以靠近、挫折的体验,有可能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会有类似的体验发生。要么放弃了,不读了,要么死磕。那我们如何让书是书而已,能与它相对轻松地交流起来呢?当然是要先觉察以下,你有没有在潜意识中,可能把书当爸爸了。 这一点上,延展一下。就是我们在这种专业书面前,是个成人还是个孩子。我们在潜意识中可能会把这类书,看成是厉害的成年人的东西,比如弗洛伊德,一百多年前的巨咖,我们的老师的老师,谈到弗洛伊德,不管是褒还是贬,都会让我们觉得这是个人物啊,而且是先辈级别的。 大家既然看这个书,肯定是有心在专业也好,学术也好,想往前走走的。走走,看似随意,其实敢走得高远,还是会被激活俄狄浦斯冲突的。你敢不敢让自己更专业些,这是个问题。如果你让自己更专业上,现实某个层面来说,你真的就会超过一些人,比如当年跟你一些考证的同学,跟你一起做个案的同行等等。 专业上的发展,就两点,一个是理论的深入学习。一个是体验,体验包括你作为个体的生命体验,也包括你做为咨询师的工作体验。 我做个自我暴露。我从业十年,在体验层面,是挺深的。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怎么看专业书,意识层面觉得不容易看懂,畏难。偶尔,我也会拿起一本书读,读了就惊叹,写得太好了,太精彩了,太让人佩服了。有时候会舍不得放下,在有了充分的体验后,读这些理论,真的就有一种琴瑟和鸣的感受。 可是,这种好的感觉,自己还是非常控制,还是比较少读专业书。习惯跟它们保持距离,不要太近。一方面我前面说,这与父亲的意象有关,就不深度暴露了。一方面,也是恐惧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得更好。 大家可以思考下,你们读专业书,如果觉得困难,可能是因为什么?可以在下面留言。 现在我在技巧上说说如何读专业书。 ❶ 拿到书,你先翻看一下,有没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章节,不用管前后顺序,先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开始; ❷ 看书时一定要拿个笔划线,把你认为看得有感觉的地方标记出来,如果你有思考,也可以在空白处写上。 ❸ 如果你的理论基础还可以,就从头到尾,不要太使劲,但是也不要太松懈,大概用70%力气,把整本书看完,看完,看完。完结的体验非常重要,不要看一半,放着去看另一本。当然有的时候,这个方式也不错,但是在看IPA这套书不要这样。 ❹ 看第一遍,即使看完了,你可能也觉得其中有50%,理不清楚。专业书,因为翻译原因,因为我们的模型和储备不足够,或者因为作者自己的交流的方式,有20%-30%看不懂是正常的,不要纠结,不要强迫,不要完美。 ❺ 再看第二遍,之前你看过的理解的部分,就成为了你的模型和储备,可以帮你在第二遍中扩展更多。你会发现看第二遍时,有更多的地方就自然通了。两遍下来,整本书能吸收的也差不多了。你就可以换下一本读了。 ❻ 如果你有兴趣,能看第三遍是最好的。等你把一本书看三遍的时候,在情感上,你就会对它有一种对宠物或者对某个老相识的体验。这种体验,能消融一些读理论书的干、涩、硬、尬感;这个时候,你与它的某些重要部分就融合了。 免责声明:本文文字图片素材,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联系我们),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