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妖魔化的工作背后,藏着一个空心的你-职业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3-02-07 即将步入2020年,第一批90后马上将迎来他们三十而立的黄金时代。 然而,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却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已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飙升至48%。 “中国年轻人想早退休”成功登顶热搜,留言区哀鸿遍野: 三十不立,四十迷惑,五十听天由命。 别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 中个一千万我秒退,谁愿意上班! 不想努力了,直接来个富婆包养我吧。 …… 怎么回事?这届年轻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光还没开始,就琢磨着结束了? 别开玩笑了,什么结束,我们压根就没想过建功立业。 第一,不知道自己要建什么功立什么业,也就是混口饭吃; 第二,建功立业的意义何在?还不是颗小韭菜。 年轻人们望着你,小小的眼睛里充满着大大的无奈和困惑。 1.你为什么不爱工作? 别问,问就是打小就对它没啥好印象。 刚满三个月还在嗷嗷待哺,就是工作硬生生把妈妈从身边抢走,制造了人生第一场大型的分离焦虑; 上学了,大人们天天拿“好工作”作为威胁,要求好好读书,努力上进,没有好工作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真正参加工作了,一眼望不到头的996和807,没完没了的竞争和勾心斗角,让人心生疲累和厌倦。 潜意识里,工作就是压力和焦虑的代名词。 不仅如此,对某些人而言工作令人痛苦的原因,还在于它就是一件彻彻底底违背意愿的事情。 《圆桌派》有一期专门讨论“为什么不喜欢上班”,嘉宾分享了一个观点: 对于很多人来说,你没有问过他要不要做人,他就被生出来了,你没征求他同意。 生出来以后他发现,所有这一切我都不想要,可是我已经活着了,我还得活下去,那我就得赚钱养自己。 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人而言,工作从本源上就是拧巴的。 我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活着,也搞不清自己是谁,喜欢啥,但是我得生存啊,于是只能被迫营业。 生存还不能比别人差,房子车子得有吧,还得有一定的存款,这是普世的成功标准。 不然,就是一条让人瞧不起的烂咸鱼,不配苟活于世。 任何事情,一旦变成被迫的,那就意味着存在强烈的内心冲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可是一切神经症的根源,能不痛苦吗? 并且,在互联网互联一切的时代,全方位无死角的时时展示着各个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触碰不到,一边看着别人的诗和远方,一边让自己挣扎着活下去。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人近乎绝望,也持续触发着人性中的贪婪、攀比和嫉妒。 欲望之火熊熊燃烧,现实却一直在无情浇灭,挫败的感觉如影随形。 我倒是想问问,拼死拼活拿那么点儿工资,忍受着各种奇葩的人和事,奋斗一辈子都不可能跻身上流社会,过上被认可、被羡慕、万人之上的鄙视链顶端生活,我为什么要爱工作? 2.和工作糟糕的关系 不爱工作,工作也不爱你,但大家还不得不纠缠下去,真是太难了。 可以逃离么? 很多人并没有这个勇气。 没搞清楚自己是谁,没有独立觉醒的灵魂,那就很可能要接受别人的支配,这个别人,从你的原生家庭开始。 擅长控制的父母,从出生之日起就把你的人生安排得明明白白。 小到日常的衣食住行,大到各种人生决定,都是父母包办,当然也包括工作。 做着父母期待的事情,实现着他们的理想,你只是他们人生的延续,满足着他们的自恋需要。 被架空的人生,让你深感无趣,想推开,但潜意识又有着恐惧:不能摆脱父母的控制,不能分离,不能成长,否则就是背叛。 一个医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很快申请了外国一所大学的心理学专业继续深造,她说: 这么多年,我终于完成了父母的理想,可以开始自己的人生了。 她算是幸运的,至少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什么,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推开之后,该何去何从。 和父母的纠缠关系,就这样投射到了你和工作的关系中:不想要,又放不开。 情况稍微好一些的,幸免于强势的父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工作,但却无法逃离被社会标准支配的命运。 一心只想奔着光, 鲜亮丽、待遇丰厚而去, ,是不是自己真, 正喜欢的、热爱的,who cares? 在被迫选择的关系里,工作仅仅是一种whatever的谋生赚钱工具,透出的是无形中放大的生存焦虑。 一方面,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生存下去的基础,只是温饱、安全之类最起码的东西。 可偏偏另一方面,被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成倍激发的欲望驱使的人们,在互相攀比中早已悄悄更改了“生存焦虑”的阈值: 过得比别人差,我就焦虑。 这样一来,眼前的工作总是撑不起野心和幻想,无时无刻都在触发着焦虑,这种不给力、无意义的工具,简直就是个鸡肋。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没有在做自己。 被迫的关系里,我们无法成为自己,所以一直是相互排斥、痛苦万分的。 3.另一种可能的关系 我们与工作的关系,就只能如此吗? 我们来看看70周年国庆大典刚刚授勋的,最近频繁登上热搜的另一位“90后”袁隆平。 我们都知道袁隆平的理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目的都是为人类服务。 1960年全国大饥荒,袁隆平曾亲眼所见5具饿死的尸体,这是他的理想萌芽的时刻,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杂交水稻研究。 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全球,从一介草民到上神坛封神,得天下人崇敬与爱戴,而他的眼里始终只有秧苗摇曳的一亩田而已。 日日下田,却从不厌倦,因为工作成为了他自我实现的工具。 这是他主动选择的、内心真正所热爱的事业和理想,是他人生的组成部分,工作的过程,也是在“成为自己”的过程。 在接受专访时,他说:年轻人理想要高雅一点,而不是向钱看,当理想实现了,能给社会带来价值时,社会自然会给你应有的回报。 这样的关系是和谐、统整、相互促进的,没了冲突和排斥产生的各种内耗,共同享受着人生自我圆满内驱力的作用,也跳出了被物质金钱、世俗标准支配的恐惧,只有不断超越永无止境的追求。 为理想而奋斗,真不是一句你嗤之以鼻的鸡汤口号。 4.“空心”了的理想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没有理想啊,咋办? 关于理想这件事,可以仔细回忆一下,最初接触到它,大多是在小时候被大人询问,或者在某节作文课上被要求写出一篇名叫“我的理想”的文章。 不出意外的话,很多人当年的“科学家”“老师”“医生”都是人云亦云,或者是投大人所好,张口就来的。 小时候自我都没有形成,哪来的什么“我的理想”呢? 即便有,大概率也是外界灌输的,但由于被迫式的内在对抗关系,在成长过程中迅速衰败、疲乏,所以长大以后依旧浑浑噩噩。 回到《圆桌派》嘉宾的观点,从人本存在主义视角来看,人本来就是被无端抛之于世的,人生是无意义的,所谓的意义,是靠人自己赋予的。 理想也属于这么个意思。 首先基于深刻的自我认知,你得先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最后才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给自己赋予一个存在的意义。 然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借力这个工具不断去实现和强化意义,称之为理想,它也是让你感觉到自我价值的方式。 一般而言,自我认知会在成长和探索中逐步丰满起来,寻找理想并不是一件难事。 被妖魔化的工作背后,藏着一个空心的你。 温尼科特认为, 如果母亲不能敏感地对婴儿的需求做出反应,而是将自己的期待加之其身,那么婴儿为了获得母亲得关注,将被迫顺从以求生存。 “假我”就在这样的顺从中滋养生长。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对真实的自我是有隔离的,也就是自我认知缺乏,很容易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和期待之中,搞不清自己真实的需求和喜好,导致自我价值感虚弱。 很可能就成了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提出的“空心病”: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 由此造就了这届年轻人的迷茫,连北大30%的精英都难逃此劫。 找不到理想,那么只能跟着大家把赚钱当理想,工作也只能沦为攀比或者被迫营生的手段,毫无乐趣可言。 5.找工作,也是找自己 令人欣慰的是,有一部分人似乎已经率先有了觉醒意识,开始用一种更“节能”的办法积极寻找“第二身份”: 当前的工作无法令我产生成就感,说明它并不适合我,与其颓废和迷茫,不如在积累当前工作的经验之余,继续探索。 尝试着问自己: 成长过程中,我哪一方面比较突出?有没有可能是潜在的天赋? 如果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不需要赚钱营生,哪件事是我想继续做下去的? 在这样不断的尝试和碰撞之中,开始慢慢找到自己的兴奋点,以及能够点燃这些兴奋点的事情。 投入专注力,与这些事情建立起深刻的联结,在其中尽可能充分而真诚的去体验,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 于是,“第二身份”轮廓渐渐清晰,也许将成长发育为自己的“主要身份”。 寻找理想、寻找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重新寻找自己、疗愈自己的过程。 一战成名的饺子导演,曾经也可能在华西药学院内苦苦迷茫,但现在却创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奇迹,并将其成功带入了奥斯卡。 “90后”袁隆平都说自己离退休还远着呢,盛世之下,更不应辜负这大好年华。 与君共勉。 作者:MISS蔷薇 社会工作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换个视角看世界,发现更多可能。 本文只用于分享交流,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