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训练独立思考? 你该停止只找结论,而该学别人的思考脉络!-绍兴柯桥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3-07 最近流行的关键字是「脉络」以及「流动」,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脉络吧? 我们常写文章,大部份文章写起来都超过三五千字。 常有人建议我们应该去脉络化的仅写出结论即可。 我们其实也理解,在这网路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人只是因为在通勤时候乱点而跑来我们网站。 对这类族群而言,太长的文章他们是没时间细读、甚至会无法看懂,这等于放弃了一大群读者。 这我们非常理解。 但为难的地方在于,我们写的毕竟是跟思考、以及跟人生抉择相关的文章。 这些文章的重点,其实都不在于结论。 毕竟人人的状况不同,只看结论其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我一直相信:那种过度简化的「标准答案」,通常都不是真正的标准答案。 所以,我们最希望在文章传递的,反而不是结论,而是我们【为何】得出这样结论的【思考脉络】。 唯有能理解为何这么思考、以及整个思考推演的过程,你才能把相同的思维模式套用在你的人生中,而不是胡乱套用一个你自己未必适用的方法。 我自己多年的观察,很多把自己陷入困境的人,关键就在于从来没有思考别人结论对自己的适用性。 只因为那是父母老师教的,或是社会上大部分人做的事情(如年纪到了就该结婚、生小孩、得买房子之类),然后就盲目的选了一条自己其实根本不喜欢、也做不到的道路,并逼着自己坚持下去。 我的观念一直是:人生是你自己的,你不用照任何人的教导过活。 你的责任是在人生的过程中,努力达成自己想要的理念、去你想去的地方、寻找你会快乐的动机、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你的选择未必符合主流社会的「期待」,甚至未必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不符合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愿意承担那随之而来的代价,我觉得这样其实都是理性的决定。 离经叛道本来就有其代价;但遵照别人的方法过活,难道就没代价吗? 你的无奈、你的挣扎、你对每天生活的质疑,就是遵循别人道路所付出的代价。 哪个好? 很抱歉,这没人能帮你决定。 好好选择并对选择负责,这始终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功课。 所以我通常很讨厌只给一个简单的结论。 我们不管文章也好、课程也好、讲座也好,总是要叨叨絮絮的谈来龙去脉。 因为我们很怕有人只是记住一个偏颇的结论,然后以为那是他破解人生难题的神奇银弹。 但很可惜,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神奇的银弹。 每次人生的难题都得要退回来靠自己细细的分析,然后才能找出一个合宜的处置方式。 甚至连我自己,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状况下都有可能做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或给出完全不同的建议。 我举个例子吧:我最近有一篇老文(捷运窃听记),前几週又在网路上热络起来。 这篇文章每年不知道为何都会流行一次,这让我有点讶异。 去年年初也有一波,一个晚上我们网站涌入了数十万浏览人次,两天光FB的赞就累积了四万个。 最热络的时间,看Google Analytic的报表,即时上线人数高达两千多人。 实在很疯狂。 而每次这篇文章流行,都有人不知道为何会得出一个结论:Joe说约会三次,对方若没付钱的就不要理她了。 我每次都很讶异,为何有人得出这种结论? 当然,如果你要极度简化文章,总可以用任何方式简化,也总能得出任何断章取义的结论(内容农场的编辑总是这样做)。 但文章之所以写这么长,重点就是「非要这么长」才能完整描述整个脉络。 而唯有脉络,才是一切的重点。 换言之,如果有认真读过那篇文章的人,应该会发现那篇文章的起点,是我在捷运上听到隔壁女乘客的电话对话。 然后我写了一篇警示文。 这警示文的对象不是针对男生,而是针对女生。 试着要在文章中跟女生说「不要因为别人想约会你,就觉得男生理所当然该请你客。」 因为若抱持这心态,有可能会漏掉一些还不错的男生。 我也顺便举例我跟当时周围一些朋友,他们普遍会觉得女生如果一开始就是一副吃定你的样子,会觉得不适合当成长期交往的对象。 所以如果你搞懂这个脉络,你根本不会得出上面那样的结论。 至于男性读者就更不能把人生这么过度简化了! 你必须读懂我有文字脉络,更必须想想你的目的是什么? 那篇文章描述的是我与朋友在20多岁时,想找长期伴侣时的心境。 因为当时的价值观,是想找个愿意跟你公平经营人生的伴侣。 如果她是,她很可能会心疼你花很多钱、会想要也对这段关系出些力量。 而且我们也都还算是有选择性的人,所以才会以此观察约会对象到底是不是一副吃定我们的样子。 可是呢,除了这点外,还需不需要加入其他的观察当辅助? 当然需要。 也可能她在其他地方表现的贴心与关怀,但因为经济不丰无法回馈,所以不是一句话就够让你评判他人的心意。 此外,那样的判定是否所有年纪、所有身份状态都适用? 这肯定也不是! 比方说,如果你是一个五十岁的男人,已婚但又想出去找人约会。 那些第一次约会就急忙拿钱出来要平分的,反而是打算跟你撇清关系的女人XD。 她不希望你误会、不希望欠你,所以立刻疏离跟你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 愿意让你请的,反而有可能是另一种表态。 这时候,你该继续邀约的反而是完全不同的族群。 你看,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关系模式,就算是同样在约会,观察重点也会完全不同。(摊手) 所以,我每次给大家的建议都一样:永远不要尝试简化问题,而要训练自己宏观的思考能力。 我们为何一直强调「局」,就是因为人生大部分的问题通常都是3D的,充满了各种人际角力,绝对不是一个面、甚至一个点的问题。 你不能靠背公式来存活。 相反的,你该在任何有机会的时候,理解别人对于人生选择背后的脉络与思维。 并以此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绝对比去脉络化的记诵别人的结论更加重要。 文章转载自大人学,作者张国洋 Joe C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