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转化-绍兴上虞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6-05 现代哲学诠释学与社会建构主义,将人类系统视为通过思考、诠释和理解之个体所组成的复杂实体。两者皆质疑传统物理与自然科学的诠释是否适用于人类系统的分析,且认为这类诠释具备的“预设理解”并不足以解释人类的复杂性。两种学说皆非意指某种“具备相对应方法学的系统理论架构”,他们各自代表一种相对于主流现代主义的概念、新兴批判架构与其他替代看法。 尽管诠释学和社会建构主义彼此泾渭分明,但两者仍有相似性。他们都检视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日常信念和实践:我们如何产生与理解个人和社会机构;如何参与我们所创造、体验和描述的事物。两者均强调意义,认为意义是被建构而非被赋予的诠释性观点。例如,语言的意义,以及我们赋予各种生活经验和事件的意义,包括我们的自我认同,都是通过彼此以及和自己的对话与行动创造出来,且它们有多样的诠释。同理,对诠释学与社会建构主义而言,“意义必须被视为.......是说话者与倾听者的共同产物,两者具备相同语言能力的积极力量”所以,对这两者来说,语言皆扮演重要角色,强调信念与实践都是在语言当中产生链接、被创造和发生。诠释学和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家均质疑人类心灵是否能够反思、被揭露或展现真实的外在。 注:以上摘自贺琳.安德森《合作取向治疗》,文摘仅用于供大家学习研究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