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区心理援助存在虚假作秀行为-应激性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8-02 主持人:我们也听说,到后面很多心理援助队伍都撤走了,灾区现在这方面的援助其实还是很需要的,尤其是一年以后,你们了解的情况怎么样? 骆勤献:我最近去彭州调研,问小朋友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就说文具,只要学校发就基本上够用,但是他们缺乏心理辅导老师。我说你们学校不是有心理辅导老师吗?他们说他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就是语文老师,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可能会让他们上语文课,占了他们的时间,他们也不是很喜欢找他们,感觉不是很专业的老师,不很喜欢找他们聊天。我就跟他们说,我觉得小朋友心里可能还会藏很多故事,不愿意跟大人分享,觉得有代沟什么的,他们说对,他们就是很强烈的那种感觉。 主持人:可能跟这些大学生沟通更愿意敞开心扉。 骆勤献:对,他们会觉得他们需要心理老师。 主持人:心理老师他们需要,但是又觉得跟那种专业的心理队伍可能又有点…… 骆勤献:我觉得他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不够专业,而且那个时间是拿来上语文课、数学课。老师是教数学,他们体育课一直都没有上过,尤其是4、5年级学习比较紧,一直都没有上,一直上的都是数学课、语文课。 李芙蓉:我前几天又去了一些学校,从心理安抚这个角度来讲,我发现很多消极的东西。上海、北京的很多心理咨询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去跟学校联系,当时心理援助很多,几乎每个安置点都有心理咨询室,但这种援助是很短暂的,激情来的很快,但是之后基本上都撤走了,而且很多都是样子工程,会挂出牌子给媒体、下来检查的领导看,上面会写什么心理安抚,挂那种横幅,但实际上是没有人的,只是把那个挂在上面而已。 其次我去的学校也是,很多心理老师,像初中的德育处的老师、思想品德老师。一个小朋友说“那个老师什么嘛,有个什么错误就是出去罚站。”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还会给他们带来再一次的伤害。 主持人:你们觉得其实最需要的还是大学生? 李芙蓉:比较专业一点的老师,像专家。还有小朋友会比较愿意接受倾诉的对象,包括大学生,也包括各种我想不到的人群。 主持人:那边现在其实还是很需要这些人。 李芙蓉:非常需要。 主持人:你们觉得在心理救助方面,还缺哪些经验? 朱红:刚才提到消极方面,有些公司可能做一些面子工程。大多数人都是好心,到灾区做一些帮助灾民的工作,但有时可能会起到反的效果。像心理援助,全国的心理援助专家,在这个时间段里都涌入灾区,但是他们这些心理援助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很多比如心理援助专家跟大家说,你们要把你们心里的话说出来,哭吧,尽情地哭,你们就释放出来。可能他们今天走了,明天来了一个专家又跟他们说,你们不要难过,你要坚强起来,完全相反,使孩子们反而无所适从,矛盾更加激化。我们应该是在心理援助方面进行长期的帮扶,可能一个专家或者是一个队伍对应着这么一去人,长期对他们进行帮助,不是你走了,他来,方法上需要进一步改善、改变。现在一年了,心理援助方面都已经撤得差不多了。长期能够坚持下来还不是特别多,但还是有的,像我们学校的心理援助专家和灾民还是有长期援助,他们有时到成都来也会找我们这些老师。我们有心理咨询中心。 唐光超:一直有老师过去。 朱红:刚才我们说到大学生和这些灾民,首先我觉得和那些孩子,我们是一种天然的沟通,都是孩子。尤其是作为我们大学生,孩子感觉是一种比较崇拜的眼光来看我们,我们说什么孩子们觉得肯定是对的,家长讲话不一定听,他们就特别喜欢跟我们走。在这个过程中,比起老师的说教,可能我们要更为轻松一点,跟他们一起排解一下。 陈启胜:这方面我也想说一下。像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时候真的目的性太强,有些专家短期内虽然专业知识很丰富,但不一定能够达到那个效果。包括我们和周围的朋友也在思考、探索这样一个途径,我们去年年底到现在,在绵竹市梓潼县几个偏远小区支教,我们采取的模式是一个小学给它设置一个固定的岗位,这个固定的岗位就是由大学生或者社会志愿者去支教,不单单是教基础的课堂知识,我们过去不承担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课程,我们过去主要承担的课程是像体育、美术、音乐,还有当地结合我们建立图书馆,有一些特色的阅读课。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周末的时候到那些特困学生家里边去家访。而且我们要求志愿者至少去一个月以上。 当我们过去的时候已经感觉到这些志愿者起的作用已经相当大,我刚过去的时候,下午5点多踏进那个学校的校门,晚上6点多吃饭的时候,整个学校的小学生都知道我叫什么。我刚打完饭,路上碰到一个孩子,他就敬一个礼“陈老师好,陈老师好”,当时那样一个场景很让你感动。会有一群人围过来问你很多事情,在以后的过程中他会给你讲很多事情。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情况,我是觉得因为前期志愿者一直起着很大的铺垫作用。去过之后真的发现,相当牵挂那个地方,尤其是当地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 我们还有一对一的帮扶,把贫困学生的资料整理出来以后,会挂在志愿者团队的网站上,还有天涯上,挂在上面,在社会上寻找一些爱心人士,对他进行一对一的长期捐助。当后来我们听到哪个孩子接受到外面的援助,我们会很高兴。孩子再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激动,他们比我们更激动。我觉得在心理援助这一块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的援助,不需要人多,不需要一下子涌过去,你也不一定是专家。在大学生里边有志愿者,一直做半年、几个月的志愿者,跟那边学生的感情非常好,有很多学生的故事他们都了解。 川大志愿者(合):川大志愿者在行动。 舒伟:我会一直以一种感恩的心回报这个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一直坚持。 陈启胜:当你真正做了一些事情之后,你发现你需要做的还有你能做的会更多,希望更多的人跟我们一起来做。 唐光超: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所有的人都过上正常的生活。 朱红:为四川重建继续尽我们的力量。 摘自新浪网 李芙蓉:当你为他们做一份志愿行动的时候,你会收获更多,希望大家都能加入到我们的志愿行动中。 洛勤献:用心、用爱你就可以接受他们,但是请不要以自以为是的方式伤害他们,希望大家都能去关爱他们,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