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释放性压力的通道-梦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3-01-01 把梦中各个单独的意象变为自由联想的话题。发现梦的构成跟神经症症状有着无可争议的类似性。 两者都是某种被压抑的冲动和自我抵抗力之间相妥协的产物。 一、“去研究你自己的梦”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一项成果,它在科学思想方面导致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形成了一套新的价值标准;通过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对象已不再限于病理症状,而是拓展到所有健康人的精神生活都可能发生的那种现象上去了,精神分析学应该是一门新型的、深广的、对认识正常活动不可或缺的精神科学学科。 因此,弗洛伊德说:“如果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成为精神分析学家,我会这样回答:去研究你自己的梦。” 1. 梦是未实现愿望的补偿 在进行专门研究之初,弗洛伊德搜集和阅读了大量前人有关梦的文献,并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对它们作了评价: 古代人公认梦与他们所相信的神的世界有着联系,梦来自神灵的启示;而且,毫无疑问梦是十分重要的,是对未来的预示。在亚里士多德两部关于梦的著作中,梦已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梦并非是超自然的表现,而是遵循人类的精神规律,尽管精神与神有着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梦定义为——梦者在睡眠时的一种精神活动。 把梦看成是上天的神仙派来的使者,或看成是心灵做梦的产物,这两种具有影响力的不同思潮,在不同历史阶段都有所表现。 但是现代科学对梦却是不屑一顾,它把梦归入迷信一类,认为梦不过是“躯体的”过程——是人在睡眠时心理上的一种抽搐。因此在许多人眼里,一个从事严肃科学工作的人,倘若把梦作为研究对象,那是不可思议的。 弗洛伊德却不管这种贬斥,而是“把梦中各个单独的意象变为自由联想的话题,发现梦的构成跟神经症症状有着无可争议的类似性,两者都是某种被压抑的冲动和自我抵抗力之间相妥协的产物”。 要证明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并不困难。 我自己常常做一种梦,就好像一种实验一样。如果我晚上吃了鲤鱼、橄榄或者另外一些非常咸的食物。 夜里就往往会有一个内容相似的梦,即我在喝水。我梦见我在开怀畅饮,那水的滋味甘甜无比如清泉一般。这种关于干渴的梦我是在醒来以后意识到的。口渴产生了要喝水的愿望,但是在梦中这一愿望实现了。这个梦是一种方便的梦,梦代替了真实的行动。 弗洛伊德还举例道:“还有一位朋友写信告诉我他妻子做了一个梦,梦见她的内衣前襟上有奶渍。这也是说明她怀孕了,但不是第一胎;这位年轻的母亲希望第二个孩子比第一个孩子有更多的奶吃。”然而,弗洛伊德指出,成人做这一类的梦的情况不多,“成人的梦往往不是愿望直截了当的、完全的满足”。这跟儿童的梦显得很不一样。 弗洛伊德把儿童的梦分为两种。 一是对于清醒时未尝满足 二延迟满足愿望的补偿”。 1896年夏天,他们全家去赫尔斯泰村庄旅行,8岁半的长女玛西黛和5岁零3个月的次子奥列弗,分别向他提供了两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那次我们也带了邻居的一个12岁的儿子埃米尔同去,埃米尔已是个风度翩翩的小伙子了,对小姑娘已有吸引力了。第二天一早,玛西黛告诉我说:“真是有趣!我做了个梦,梦见埃米尔成了我们家的人,也管你们叫爸爸、妈妈,像男孩子一样同我们睡在大屋子里。后来妈妈进来扔了一大把巧克力在我们的床下,糖外边包着蓝色和绿色的纸。” 弗洛伊德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对女儿的梦作了解释: 白天,埃米尔跟几个孩子在攀登山路时走到了我们前面,我听到这个举止端庄的男孩对他们说,要等等爸爸妈妈跟上来一起走,女儿就把这种临时性的亲属关系当成永久性的关系了。但对于她的情感来说,还不足以勾画出超越梦中那种兄弟关系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关系。至于巧克力糖的事,她母亲再清楚不过。 往常,在从车站回家的途中,孩子们总是会在一个自动售货机前停步,他们已习惯于从机器里买出那种包着亮闪闪的锡纸的巧克力。可这回,母亲认为孩子们已经玩得心满意足了,就没让他们再去买巧克力。显然,女儿在梦中,愿望得到了直接满足。 这便是儿童做梦的一种类型。同一天早上,奥列弗也满脸高兴地跑来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我到了西蒙尼小屋。”弗洛伊德以为,孩子做这样的梦也是很容易解释的。 因为我们家以往在奥西附近的山村里度夏时,晴天可以看到达奇斯坦山的秀丽景色,孩子们常喜欢用望远镜看那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并且谈论许多关于小屋的事。而这次出发旅行前我曾告诉孩子赫尔斯泰村就在达奇斯坦山的山脚下,于是使奥列弗满怀着向往之情。 旅途上,孩子们一路兴高采烈地观赏着不断变化的景色。但不久后奥列弗有些不耐烦了,每当看到一座山他都要问这是不是达奇斯坦山,而我总是回答说:“不,这只是它下面的一座小山。” 这样几次以后,奥列弗就再也不做声了,甚至还拒绝同我们一起去一个陡坡上看瀑布。而当我们谈论达奇斯坦山时,他一直期待着能向小屋越走越近。他对我们用小山、瀑布之类所做的搪塞很感失望,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弗洛伊德列举了自己孩子的梦和朋友孩子的梦的许多例子,来说明儿童的梦大体上都可以归结到上述两种类型中去。 此外,弗洛伊德举例说: 如果把儿童的呓语也算在内,我的小女儿安娜在19个月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一天早晨她呕吐不止,整天没吃东西。饿了一天的她,晚上在梦里高兴地喊道:“安娜·弗洛伊德、草莓、野草莓、煎蛋、布丁。”那时她说话的习惯总是先说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说想要什么东西。这回她说出的一大串食物的名称,一定是她最想吃的东西。“草莓”一词她重复了两遍,而且前后有所变化,这很可能出于对她的保姆的不满心理。因为每逢她身体不舒服时,保姆往往责难她草莓吃得太多了。 弗洛伊德指出,“虽然我们认为儿童期因为没有性欲而非常快乐,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两大本能的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大量的失望和不足,并因此构成做梦的有效刺激物……通过对儿童精神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们发现,处于幼稚期的儿童的性本能力量肯定在他们精神生活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他在《梦的解析》成书五年后发表的《性学三论》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 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儿身上,各种心理体系分界还不明显,压抑也未深化,所以我们经常碰到的梦,都是不加掩饰地满足了醒时生活留下的冲动。成人在某些迫切需要的作用下,也会产生这种幼儿式的梦”。所谓“迫切需要”,是指性冲动、饥饿、干渴或者排泄等等。而如果从做梦的功能来考虑,那么可以把梦看成是一种想要实现愿望的企图。 由此,弗洛伊德肯定,亚里士多德当年对梦所下的定义现在依然可以成立:“我们不要忘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话:梦是睡眠时的心理活动。” 2. 梦是如何达成你的愿望的 弗洛伊德明确指出:“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这一论断,是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本质的说明,也可以看作是他给梦制定的公式。阐述关于梦的这一论断,在《梦的解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第三章“梦是愿望的达成”专门论述外,整个梦的解析的过程和全书的论述都贯穿着这一思想。 弗洛伊德在对梦的历史进行研究时发现,以往许多思想家虽然从不同角度对梦作了说明,但都没有认识到梦是愿望的达成这一本质特性,一般梦者更看不到这一点。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以前对梦的解释,没有走上科学轨道的根本原因。为了阐述这一重要论断,弗洛伊德首先分析了所有梦的共同特性。 弗洛伊德指出:“一切梦的共同特性,第一就是睡眠。”梦是一种睡眠中的心理生活,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这种心理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睡眠“不愿和外界有所交涉,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睡眠往往“脱离外界而躲避那些来自外界的刺激”。然而,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在睡眠中还发挥着残余刺激作用,所以就引起了梦。 梦的第二个特征在于,梦境中的心理现象和醒来时的心理活动有明显区别。梦者在梦境中不能知觉事情的真实情况,而醒来时则能分辨出幻觉和实境。由于梦中经历主要是以视象或意象的组合为特征,所以,梦的解析者要把意象译成语言是困难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联想法,让做梦者去寻找产生这些意象的“原来的对象”和“原来的念头”,便发现所有的梦隐含的共同本质或者特征就是愿望的满足、达成。因此,弗洛伊德说:“梦无论如何的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意识愿望也就是梦的起源。 弗洛伊德发现,梦实际上是做梦者的愿望的实现,往往表现得很直接,很明显。他常用自己、同事和患者的梦的例子,来说明梦的这一共同特征。弗洛伊德说,他年轻时很贪睡,黎明前常梦见自己下床洗漱,既然在梦中已起身下床,心理上也就有了交待,所以继续睡下去就觉得心安理得了。 弗洛伊德把梦者能够回忆起的梦境的情景及其意义,称为梦的显意; 把梦者由联想可以知道的隐藏在梦的显意背后的意义,称为梦的隐意。 弗洛伊德认为,构成显意的材料,是由无意识欲望所决定的,即由梦的隐意所决定,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梦的隐意是梦的工作制造显意所用的材料”。因此,要对梦进行科学的解释,就必须区别梦的显意和隐意,分清梦的源和流及其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显意和隐意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梦的心理活动机制。他在研究了大量梦例的基础上,对梦的构成做了如下区分: 梦的隐意,即梦的由来或根源; 梦的工作,即梦的制作过程; 梦的显意,即梦的工作的产物。 整理:十月 |